把握阴阳与中庸之道
2021-11-27 12:43:41
  • 0
  • 0
  • 6

老子曰: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為和。(见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)

这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,也是道家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根本信仰。关键所在,不可不察也。

参考《黄帝内经》足以说明黄老道家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:

黄帝曰: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中古之时,有至人者,淳德全道,和于阴阳,调于四时,去世离俗,积精全神,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,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,亦归于真人。其次有圣人者,处天地之和,从八风之理,适嗜欲于世俗之间。无恚嗔之心,行不欲离于世,被服章,举不欲观于俗,外不劳形于事,内无思想之患,以恬愉为务,以自得为功,形体不敝,精神不散,亦可以百数。其次有贤人者,法则天地,象似日月,辨列星辰,逆从阴阳,分别四时,将从上古合同于道,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。(见《黄帝内经》之上古天真论篇)

阴阳概念是全部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概念,如何把握阴阳?古中医有一句话:“不懂阴阳,张口动手便错”。对于整个中国古代学术莫不如此。

《易》曰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”《易经》和《道德经》是“阴阳理论”的学术源泉,《中庸》则是集大成者。

仲尼曰:“君子中庸;小人反中庸。”(见《礼记》之《中庸》)

  “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。小人之反(有书作“小人之反中庸也”,也有书作“小人之中庸也”)中庸也,小人而无忌惮也。”

如何把握阴阳?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极其深奥的学问,是儒家最高境界的学术问题,也是人道、天性与天命的本体论哲学范畴。《中庸》曰:

天命之谓性;率性之谓道;修道之谓教。

  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
  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  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
  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从根源上讲,道家和儒家是同源异流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在最高境界又是殊途同归。

对于各种“标新立异”的百家之学,孔夫子提出了一个忠告:

子曰:“素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;吾弗为之矣。

  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;吾弗能已矣。

  君子依乎中庸,遁世不见知而不悔。唯圣者能之。”

世俗之学,或智或愚,或左或右,难免陷入极端的偏见。圣人之道是全面完整的圆满之学,

君子之道,费而隐。

  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,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夫妇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,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。天地之大也,人犹有所憾。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,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。

  诗云:“鸢飞戾天;鱼跃于渊。”言其上下察也。

  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;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

君子之学圆满盛大,无所不在,无所不包,无所不有,应有尽有。

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

  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,行乎患难。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

  在上位,不陵下;在下位,不援上;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

 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

  子曰:“射有似乎君子。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”

儒家的中庸之道,足以统摄一切方外之学,无论道家与佛家,无论人间与法界。儒家谓之“鬼神之德”:

子曰:“鬼神之为德,其盛矣乎。

  视之而弗见;听之而弗闻;体物而不可遗。

  使天下之人,齐明盛服,以承祭祀。洋洋乎,如在其上,如在其左右。

  诗曰:‘神之格思,不可度思,矧可射思?’

  夫微之显。诚之不可揜,如此夫。”

从有限的人间法感悟超越人间的“出世间法”,通过此岸的修行达到彼岸的智慧境界:

子曰:“舜其大孝也与!德为圣人,尊为天子,富有四海之内。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”

  故大德,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。

 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。故栽者培之,倾者覆之。

  诗曰:‘嘉乐君子,宪宪令德,宜民宜人。受禄于天。保佑命之,自天申之。’

  故大德者必受命。”

世俗之学很难理解中庸之道的境界。

子曰:“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:知者过之;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:贤者过之;不肖者不及也。”

  “人莫不饮食也。鲜能知味也。”

子曰:“天下国家,可均也;爵禄,可辞也;白刃,可蹈也;中庸不可能也。”

如此说来,中庸之道的‘圣人’的境界就像如来佛祖的“真如境界”,是不可思议境界。

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;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;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;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;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

诚者,天之道也。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诚者,不勉而中不思而得: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

  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
  有弗学,学之弗能,弗措也。有弗问,问之弗知,弗措也。有弗思,思之弗得,弗措也。有弗辨,辨之弗明,弗措也。有弗行,行之弗笃,弗措也。人一能之,己百之。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

  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

儒家对于人世间的问题有合乎情理的深刻认识:

唯天下至圣,为能聪、明、睿知、足以有临也;宽、裕、温、柔、足以有容也;发、强、刚、毅、足以有执也;齐、庄、中、正、足以有敬也;文、理、密、察、足以有别也。

  溥博,渊泉,而时出之。

  溥博如天;渊泉如渊。见而民莫不敬;言而民莫不信;行而民莫不说。

 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,施及蛮貊。舟车所至,人力所通,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日月所照,霜露所队: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。故曰“配天”。

普天之下,只要合情合理自然就会通行无阻。今日全球一体化,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,儒家有现成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基础。

深入考察儒家的中庸之道,对照大乘佛法的龙树菩萨的《中观论》是很有意思的。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圆满究竟的“法性真如”的境界可谓不约而同、异曲同工。

唯天下至诚,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,知天地之化育。夫焉有所倚?

  肫肫其仁!渊渊其渊!浩浩其天!

  苟不固聪明圣知,达天德者,其孰能知之?

诗曰:“不显惟德,百辟其刑之。”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。

  诗云:“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。”子曰:“声色之于以化民,末也。”

  诗曰:“德輶如毛。”毛犹有伦。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至矣。

儒家所谓“学达性天”的境界就是大乘佛学所谓的“法性真如”的境界,就是道家“得道真人”的境界。简而言之,就是“把握阴阳”的中庸之道。

参考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:

如是法门,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,乘此心开,得无上道。识阴若尽,则汝现前诸根互用。从互用中,能入菩萨金刚乾慧,圆明精心于中发化,如净琉璃内含宝月。如是乃超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心,菩萨所行金刚十地,等觉圆明。入于如来妙庄严海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。

儒家坚信一条原则: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真正的儒家与真正的佛家与道家在最高境界殊途同归。

三教合一,万法归宗。诸法空相。无我,无人,无众生,无寿者相。“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至矣!善哉。

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(见《论语》子罕篇)。如此看来,如来佛祖不就是真儒吗?

对照《论语》之雍也篇里的一段话,就可以明白佛家的大慈大悲与儒家的仁政不是异曲同工吗?

子曰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”

  子贡曰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”子曰: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、舜其犹病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(见《论语》雍也篇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